惠州西湖里居然藏有这么多宝贝石头!

【发布日期:2017-09-17】 分享到: 腾讯微博分享 新浪微博分享


    碑刻,是前人遗留给后人最真实、最坚固的古籍珍宝,集历史、文学、书法、镌刻于一体,,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西湖,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历代文人骚客、政客寓公等留下诗文题咏无数,有些载以纸张,流传下来,有些刻于石碑,矗立至今,成为惠州西湖历史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

    根据民国张友仁《惠州西湖志》卷十一“木石书画类”统计,惠州西湖历史上出现碑(石)刻种类繁多,从宋代到民国的数量逾百件。如今,由于时代更迭,惠州西湖的山山水水里藏着多少块石碑,无人知晓,但其代表性的碑刻,却一直永垂史册、为人知晓。

惠州最古石碑一碑两记

    据《惠州市志》(2008版)卷四“碑(石)刻”内容记载,惠州现存最古老的关于惠州西湖的石碑,是“惠州野吏亭诗”及“惠州重修西新桥记”碑,碑正面为“惠州野吏亭诗”,背面为“惠州重修西新桥记”。北宋咸平二年(999),陈尧佐知惠州,有感于此地风光秀丽,景象万千,于城上建野吏亭,并赋诗一首。宋天圣十年(1032)陈尧佐以给事中参大政,又作五言诗二章寄题是亭。

    宋至和元年(1054),惠州太守黄仲通,修葺野吏亭,将陈尧佐所赋五言诗三首并他所作的序和五言诗一首勒记于石碑上,名为“惠州野吏亭诗”。南宋庆元二年(1196),惠州重建西新桥,惠州通判许骞撰写“惠州重修西新桥记”,并将记文勒于野吏亭诗碑碑阴,形成了一碑两记(诗)。

    该碑石墨石质地,破碎仅剩4块。经拼合,尚残长117厘、宽78厘米,厚10厘米。“野吏亭诗”正楷颜体,现可辨字尚存110个。“惠州重修西新桥记”为行楷,现存72字。碑石由市博物馆收藏。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存清代所制拓本,该碑通高183厘米,宽113厘米。

元妙观藏宋代“蓬莱”石

    就藏碑现状而言,元妙观和孤山是惠州西湖碑刻重地,原因是它们都承载着惠州西湖厚重的历史文化。

    元妙观的后花园的一块绿地上,矗立着一块粗黑的岩石,上题“蓬莱”。“蓬莱”碑石 ,又称“石笋”,原立于元妙观玉皇大殿前右侧,最早立于太守东堂,南宋淳佑三年(1143),浙江永嘉人赵汝驭守惠时设立和题字。蓬莱石辗转从太守府衙到了元妙观,不能不说是历史的巧合,元妙观地处烟波浩渺平湖之滨,颇有蓬莱的味道。

    在元妙观大门右侧,有“九紫”石碑,寓意紫气东来,入大门左侧院子,一棵龙眼树下,立着两棵古碑,一块明代嘉靖年间、状元出身的惠州推官陈谨的谒东坡先生祠诗碑,另一块是清康熙年间、惠州“风流贤太守”王瑛所立的白真人不立像说碑,这两块都是惠州重要的古碑。据悉,惠州博物馆馆藏着蓬莱石碑拓片和白真人不立像说碑拓片。

    而在孤山的朝云墓,则有清代惠州知府、著名书法家伊秉绶重修朝云墓时所立的王朝云墓碑和苏文忠公王朝云墓志铭碑,其隶书有如《国朝先正事略》云“隶书愈大愈见其佳,有高古博大气象”,为朝云墓增色。

    在孤山的东坡纪念馆,所展文物中,碑刻满地,能见到伊秉绶摹勒的东坡故居的“思无邪斋”“德有邻堂”石碑,以及历代一些书法家的东坡祠碑和重刻王朝云的墓志铭。

名人诗书增添新韵

    除了一些古碑,惠州西湖在最近几十年,也添了一些新碑。

    1980年9月,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廖承志应惠州西湖风景区管理处之请,将在抗战时期、1941年作的《惠州西湖留丹亭》诗“破堞楼头来复去,留丹亭畔恣徘徊,悠悠夜月东江水,忍望天南剩劫灰”亲手抄寄。该诗碑竖立在留丹亭前右侧。

    1992年,惠州西湖孤山朝云墓西侧建起“东坡书迹”碑廊,刻苏东坡致程正辅书手稿及集苏书《寓合江楼》《朝云墓志铭》石碑,共18块,展示了苏东坡书法。

    在惠州西湖行走,可以看到不少现当代名家的手笔,其中, 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惠州人秦咢生在惠州西湖留下了众多书碑。他在惠州西湖留下的石刻有:苏堤“西新桥”题名,楷体;“玉塔微澜”行草;《游西湖大圣塔》诗“丰湖玉塔几风烟,上插重霄下九渊,一自坡吟山吐月,微澜卧笔写湖天”,行草体;东坡像题名“东坡居士像”,篆体;“逍遥堂”题额,行草;“元妙观”题额及对联“元来紫府开唐代,妙有丰湖隔俗缘”,爨宝子体。

名碑钩沉

“蓬莱”碑石

    又称“石笋”,原立于元妙观玉皇大殿前右侧,后立于元妙观后花园。

    南宋淳佑三年(1143),浙江永嘉人赵汝驭守惠时,于太守东堂建“延相堂”,堂后为春香圃,堂东面垒石为岛,赵汝驭于石上题“蓬莱”2字(一说为白玉蟾书)。民国张友仁《惠州西湖志》记载,“(明)成化时,延相堂徙元妙观左,似必将‘蓬莱’同徙。徙三年,而堂废,‘蓬莱’疑与俱废,坠泥土中,至清初出土。”

    “蓬莱”碑石高1.4米,宽0.6米,厚0.14至0.18米,上小下大,轮廓线跌宕交错,石纹张弛起伏,石质属碳质页岩。石上“蓬莱”两字为隶书。清代名士戴熙有诗赞“蓬莱”碑石:“眉宇见精悍,筋骨露其秀。苍然太华石,挺此一峰瘦。旦经风雨剥,不受莓苔锈”。

    “蓬莱”碑石与元代柏树被成为元妙观二妙,清代丘逢甲诗曰:“元妙观中寻二妙,笔花残梦吊江郎”,以此赞赏之。

谒东坡先生祠诗碑

    原在永福寺,近代丢失,后被发现,存于元妙观。该碑刻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立碑者为状元出身的陈谨,明嘉靖三十六年贬谪惠州任推官,民国《惠州西湖志》称其“平恕温和,有文名,请业无虚日。《府志》称其有苏祠诗,刻石永福寺。”

    该碑为阴刻行草,诗歌名为《谒东坡先生祠》,诗文为:“玉署词章百代雄,惠阳人士仰文忠。金莲曾撤宫中烛,白鹤长浮水上峰。池沼春云生丽藻,祠堂日暮锁垂虹。怜予同是飘零客,欲赋招魂愧未工。”

白真人不立像说碑

    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风流贤太守”、惠州知府王煐重修元妙观紫清阁,并作《白真人不立像说》,请“岭南三大家”之一陈恭尹书碑刻石立于阁前。

   王煐所谓的白真人指的是白玉蟾,亦即南宋词人葛长庚。据传葛长庚曾在元妙观后空地(即后来紫清阁址)结茅修炼。王煐崇奉道教,对这位白真人异常倾慕,故碑中有“平生读真人书,企慕真人,往往形于梦寐”之语。王瑛不赞成塑真人像,认为不恭,古只立木主。为垂久远,他特为之说揭于碑。

    碑高1.35米,宽0.8米。直行隶书,三列60行,行6至13字不等,字径0.17米。岭南著名诗人、书法家陈恭尹64岁时书。碑的首行刻一椭圆形篆印“独麓”。“独麓”是陈恭尹的书斋名。

    抗战时期,元妙观紫清阁毁坏,碑失。1986年元妙观附近居民在菜圃中复又掘得,后重立于观中。惠州文史学者吴仕端在《惠州西湖文艺丛谈》中指出,“陈恭尹之风节,向为人企慕,因而诗文书法,一直为人珍视。王煐之为人及其政绩,在惠州人心中,有极深的遗爱,故此碑之璧还,于岭南文物中,是颇值得重视的。”

王朝云墓志铭碑

    在孤山王朝云墓旁的碑廊。

    宋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五日,伴随苏东坡南贬惠州的妾侍王朝云不幸染疾身亡,年仅34岁。东坡悲痛欲绝,葬王朝云于惠州西湖孤山,挥泪作《王朝云墓志铭》曰:“东坡先生侍妾曰朝云,字子霞,姓王氏,钱塘人,敏而好义,事先生二十有三年,忠敬若一。绍圣三年七月壬辰,卒于惠州,年三十四。八月庚申,葬丰湖之上,栖禅山寺之东南。生子遁,未期而夭。盖尝从比丘尼义冲学佛法,亦粗识大意,且死诵《金刚经》四句以绝。铭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唯佛之归。宋绍圣三年丙子岁秋七月立石。”

    历经历史周期性的战事与破坏,朝云墓一直得到保存,惜东坡手书的碑石久佚。

    清嘉庆六年(1801年),福建汀洲人伊秉绶主政惠州。古时文人浪漫多情,伊秉绶特别崇敬苏东坡,常与文人墨客在东坡忌日(七月十五日)剪荪煮茗,以当来飨。政事之余,他谒访朝云墓。这时,湖边的朝云墓地,已是芳草萋萋、颓废不堪。为了传播东坡与朝云千古佳话,伊秉绶决定重修王朝云墓,并以其浑厚凝重的隶书,书写东坡的《王朝云墓志铭》,复刊石筑亭,让后人瞻仰缅怀,至今成为惠州一道亮丽的人文景观。

东坡故居碑石

    在惠州西湖孤山,有大量关于东坡故居的碑石,其中,与伊秉绶有关的不少。

    德有邻堂石碑。它是苏东坡在白鹤峰故居中的厅堂匾额,取孔子语“德不孤,必有邻也”而命名。清嘉庆六年(1801)惠州知府伊秉绶摹刻于石。他在跋文中说:“苏文忠公以宋绍圣三年营新居于白鹤峰,书此额流传至今,虑其朽也,摹勒上石。”“德有邻堂”字为楷体,分刻在4块石碑上,每块高77、宽72、厚7厘米。

    伊秉绶摹刻于石的还有思无邪斋石碑。它是苏东被在白鹤蜂故居中书房的匾额,取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而得名。字为楷体,分别刻在4块石碑上,每块高63、宽63、厚7厘米。

    伊秉绶书刻东坡思无邪斋铭,该碑为隶书,碑长62、宽62、厚3厘米。文为“大患缘有身,无身则无病。廓然自园明,镜镜非我镜。如以水洗水,二水同一净。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丰湖书院“敦重”石刻

    清嘉庆年间的惠州知府伊秉绶,重建丰湖书院,是他在任期间的最大善政,深刻而又长久地影响了惠州的文化教育。丰湖书院的议建在清嘉庆四年(1799),五年六月动工,六年冬最后落成,历时之长可见工程的浩大。书院开办时,伊秉绶“以小学、《近思录》课诸生。”

    此外,他还为书院的头门撰书了楹联:“学焉得其性之所近;览者将有感于斯文。”又于门厅大书“敦重”二字,并作跋语说:人需厚重也。重则威仪整,学问固。所以语云: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是之谓乎。余故于厅内题“敦重”二字以铭之。

    值得注意的是,伊秉绶还聘任“岭南才子”宋湘任重建丰湖书院后的首任山长,他在惠州撰书的“丰湖书院”门额及联语“人文古邹鲁,山水小蓬瀛”(今尚存于惠州学院丰湖校区),近人陈永正称其“端庄厚重,笔意在颜、苏之间,无狂怪之态。”与伊秉绶所倡导的“敦重”学风,可谓互为表里。

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

    位于渡口所左侧的五眼桥,为纪念东征军在攻克惠州城战斗中牺牲的241名官兵而建。

    1925年10月,东征军进攻惠州城时,以北门为主攻方向,13日部队发起了总攻击。守城敌军约5000人,装备精良。在陈炯明的反动干将、第六军军长杨坤如的指挥督战下,负隅顽抗,战斗非常激烈。攻城部队伤亡惨重,第四团团长刘尧宸和副营长谭鹿鸣(共产党员、党代表)英勇牺牲,第一天尚未能攻入城池。翌日,周恩来亲临指挥,第一纵队纵队长何应钦亲自督战,终于14日下午4时许攻克惠州。历时30小时的攻城战斗,东征军牺牲官兵241人,五眼桥附近战地布满了将士的忠骸,景观壮烈。

    1930年3月,黄埔军官学校在五眼桥北侧战地旧址立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该碑高约5米,由碑座和碑身两部分组成,周围以炮弹模型作围栏,炮弹间用铁链相连。碑身为花岗岩石,长条方形,正面阴刻“黄埔军官学校东征阵亡烈士纪念碑”楷书大字系黄埔军官学校教育长林振雄题;碑座四周嵌四块石碑,前后两块为大理石,前面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蒋中正亲笔手书“精神不朽”,后面刻林振雄题字“气壮西湖”。左右两块墨石均刻有此役牺牲的烈士英名,其中有中将刘尧宸等。该碑解放初被毁,1992年10月,惠州市人民政府在五眼桥东侧依原碑模式复建此碑,以彰先烈之精神。

留丹亭廖承志诗碑

    惠州西湖点翠洲留丹亭正门右前方,竖着一方石碑,碑刻我国已故领导人 廖承志副委员长( 惠州人)游览西湖点翠洲留丹亭的题词。

    1941年底至1942年初,省港“秘密大营救”期间,廖承志来到惠州,途经西湖。见到惠州遭日寇扫荡后的惨情,廖承志痛心万分,于是抒怀作诗《惠州西湖留丹亭》:“破碟楼头来复去,留丹亭畔恣徘徊。悠悠明月东江水,忍望东南剩劫灰”。

    正因为这首诗,才有了后来“惠州西湖”的题字。1980年,惠州正在完善西湖景区的建设,当时有人提出能不能找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廖承志题写“惠州西湖”牌坊。据史载,当时西湖景区管理处干部古光通过他人引荐前往北京,见到了曾与廖承志一起在惠州工作过的连贯。后来,廖承志将关于西湖留丹亭的诗词写好让连贯转交给了古光,并嘱咐说书法里已有“惠州西湖”几个字,就不再另行单独为牌坊题写。

本文转自《东江时报》

文字:《东江时报》记者侯县军

图片:姚木森

编辑:  刘乙端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