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熊(1531--1597),字男兆,号龙塘,改龙潭,又号华云。明代惠州府城万石坊(今属惠城区)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历任赣州知府,安庆知府,浙江副使,永平道兵备,山东布政使,巡抚贵州、陕西、甘肃。因战功擢左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赠太子少保,太子太保,升兵部尚书,转南京工部尚书,是惠州明代著名的三尚书之一。
万历二十年(1592),宁夏总后哱拜杀巡抚叛,并联络蒙古部起兵,陷河西四十七堡。梦熊协助兵部尚书魏学曾统督四省军务平叛。宁夏久攻不下,魏被革职查办,由梦熊代为统领平头叛大军,督兵奋战,智勇又全,数月即攻破城池,哱拜自焚。梦熊居功不傲,“让功学曾及诸将敢战者”,勒石贺兰山。
叶梦熊初以文官入道,以廉能著称,旧史志称其“谦能第一”,“洗贪习,诛叛乱”,留下很好的口碑;后半生以武功载入《明史》,被视为民族英雄。
叶梦熊称病五次请辞获归后,在惠州建回龙寺,其妻廖氏出资助建三台塔(文星塔)。赐葬于菱湖畔的游龙山(今市第二人民医院)。自明代起,叶墓成了惠州最有影响的古迹之一,梦熊故居地万古坊亦为惠州有名的人文遗址。
梦熊文才武略皆通,所著甚丰,有《华云集》、《太保集》、《五镇奏疏》、《筹边议》、《战车录》、《运筹决胜纲目》、《四库提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