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景区人文
廖承志(廖仲恺之子)
发布日期:2014-09-22 字体大小:大 

广东惠阳人,生于日本东京,其父母是著名的国民党左派领袖廖仲恺和香凝。1924年8月加入国民党。1925年参加广州学生运动并参与领导所在学校岭南大学的工人罢工斗争。6月参加沙基反帝游行示威。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愤而脱离国民党,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学习。同年参加中共东京特支组织的社会科学研究会活动。1928年5月,因参加声讨日本帝国主义制造的济南惨案,被日本当局拘捕并驱逐出境。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反日大同盟上海分会工作,编辑反日新闻。11月受中共派遣到德国做汉堡中国海员工作。1930年夏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赤色职工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1931年春到荷兰鹿特丹,领导中国海员工作,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西欧分会。1932年回国,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全国海员总工会中共党团书记。1933年3月被国民党逮捕,经营救获释。9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川陕苏区省委常委。1934年任红军第四方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12月因反对张国焘的“左”倾错误被张关押并开除党籍。原来准备将他杀害,但由于红军缺乏掌握石印机印刷技术的专门人才,因而保住性命,后被押解参加长征。1936年冬,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经周恩来同志解救获释,恢复党籍。1937年4月任党报委员会秘书,参加筹备出版中共中央政治理论刊物《解放》杂志。为党报、党刊和通讯社做了大量工作。10月到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工作。1938年1月任八路军香港办事处负责人。4月任中共广东省委委员。为协助宋庆龄领导的保卫中国同盟开展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工作,作了积极的努力。10月召开省港地下党会议,决定建立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敌后游击战争。1941年皖南事变后,创办和领导香港《华商报》。1942年1月到粤北参加领导中共南方工委的工作。5月被国民党逮捕,在狱中进行了英勇斗争。19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被选为候补中央委员。1946年1月经中共中央营救出狱。5月到南京中共代表团协助周恩来工作。9月任新华通讯社社长,为新华社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46年至1948年曾历任中共南方局委员、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宣传部长、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1949年3月,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被递补为中央委员。4月被选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副书记。5月当选为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主席。10月任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为团结海外侨胞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952年12月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为祖国的团结统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同年负责领导中日民间友好工作.   (1963年任中日友好协会会长),并通过著名的“廖承志渠道”大力发展中日贸易往来,为发展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促进中日邦交正常化作出了特殊贡献。1953年7月被选为团中央书记处书记。11月被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成为著名的国际和平战士。1958年3月任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1959年任政务院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1972年任外交部顾问。1978年3月任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1982年7月,公开发表致蒋经国先生信,殷切期望台湾当局捐弃前嫌,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共八大、十大至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在中共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是历届全国人大代表,一、四届人大常委委员,五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3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返回】